CISP学习指南:资产管理

  1. 一、资产分类体系
  2. 二、各类资产详解
  3. 三、资产责任人管理
  4. 四、资产管理流程
  5. 五、资产管理最佳实践
  6. 五、资产敏感性管理
  7. 六、资产安全责任
  8. 七、总结

资产管理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组织拥有哪些资产,才能有效地保护这些资产。

一、资产分类体系

1.1 信息资产分类

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多个类别,每个类别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graph TB A["信息资产"] B["设备资产"] C["网络资产"] D["平台资产"] E["数据资产"] F["介质资产"] G["无形资产"] A --> B A --> C A --> D A --> E A --> F A --> G B --> B1["机房设施"] B --> B2["周边设施"] B --> B3["管理终端"] C --> C1["网络设备"] C --> C2["网络安全设备"] C --> C3["主干线路"] D --> D1["操作系统"] D --> D2["基础服务平台"] D --> D3["中间件"] E --> E1["电子数据"] E --> E2["纸质文档"] E --> E3["数据库"] F --> F1["存储介质"] F --> F2["软件介质"] F --> F3["备份介质"] G --> G1["客户关系"] G --> G2["商业信誉"] G --> G3["企业品牌"] style B fill:#e3f2fd,stroke:#1976d2 style C fill:#f3e5f5,stroke:#7b1fa2 style D fill:#e8f5e9,stroke:#388e3d style E fill:#fff3e0,stroke:#f57c00 style F fill:#fce4ec,stroke:#c2185b style G fill:#e1f5fe,stroke:#0277bd

二、各类资产详解

2.1 设备类资产

设备类资产包括:

资产类型 具体内容 示例
机房设施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机柜、空调、UPS、消防系统
周边设施 支持性设施 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配电系统
管理终端 管理和操作设备 服务器、工作站、笔记本电脑

💡 设备资产特点

设备资产的管理重点:

  • 📍 物理位置管理
  • 🔧 维护保养记录
  • 📊 生命周期管理
  • 🔒 物理安全控制

不属于设备资产的:

  • ❌ 操作系统(属于平台资产)
  • ❌ 应用软件(属于平台资产)
  • ❌ 数据文件(属于数据资产)

2.2 网络类资产

网络类资产包括:

资产类型 具体内容 示例
网络设备 网络连接和传输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无线AP
网络安全设备 网络安全防护设备 防火墙、IDS/IPS、WAF
主干线路 网络传输线路 光纤、专线、互联网接入

不属于网络资产的:

  • ❌ 基础服务平台(属于平台资产)
  • ❌ 网络管理软件(属于平台资产)

2.3 平台类资产

平台类资产包括:

平台资产层次:
├── 操作系统
│   ├── Windows Server
│   ├── Linux
│   └── Unix
├── 基础服务平台
│   ├── 数据库系统
│   ├── 中间件
│   └── 应用服务器
└── 应用软件
    ├── 业务应用
    ├── 办公软件
    └── 安全软件

⚠️ 平台资产识别

常见误区:

错误:将操作系统归类为设备资产 ✅ 正确:操作系统属于平台资产

错误:将基础服务平台归类为网络资产 ✅ 正确:基础服务平台属于平台资产

记忆要点:

  • 硬件 = 设备资产
  • 软件 = 平台资产
  • 数据 = 数据资产

2.4 数据类资产

数据类资产包括:

资产类型 具体内容 示例
电子数据 数字化存储的数据 数据库记录、电子文档、邮件
纸质文档 物理形式的文档 合同、报告、设计图纸
数据库 结构化数据存储 业务数据库、配置数据库

不属于数据资产的:

  • ❌ 凭证(属于介质资产)
  • ❌ 存储介质本身(属于介质资产)

💡 数据资产特殊性

数据资产的特点:

  • 📊 价值最高
  • 🔄 易复制传播
  • ⏰ 时效性强
  • 🔒 需要最严格保护

2.5 介质类资产

介质类资产包括:

graph LR A["介质资产"] B["存储介质"] C["软件介质"] D["备份介质"] A --> B A --> C A --> D B --> B1["硬盘"] B --> B2["U盘"] B --> B3["光盘"] C --> C1["安装光盘"] C --> C2["授权密钥"] C --> C3["软件包"] D --> D1["备份磁带"] D --> D2["备份硬盘"] D --> D3["云备份"] style A fill:#e3f2fd,stroke:#1976d2 style B fill:#fff3e0,stroke:#f57c00 style C fill:#e8f5e9,stroke:#388e3d style D fill:#f3e5f5,stroke:#7b1fa2

不属于介质资产的:

  • ❌ 纸质文档(属于数据资产)
  • ❌ 电子凭证(属于数据资产)

2.6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包括:

资产类型 具体内容 价值体现
客户关系 客户资源和关系网络 业务持续性、市场份额
商业信誉 企业声誉和信用 品牌价值、市场地位
企业品牌 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市场竞争力、溢价能力

不属于无形资产的:

  • ❌ 电子数据(属于数据资产)
  • ❌ 客户数据库(属于数据资产)

💡 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为什么无形资产重要:

  • 💰 价值难以量化但影响巨大
  • 🛡️ 一旦受损难以恢复
  • 📈 直接影响企业市场价值
  • ⚖️ 可能涉及法律责任

三、资产责任人管理

3.1 资产责任人角色

每个信息资产都必须明确其责任人。

graph TB A["信息资产"] B["所有者
(Owner)"] C["管理者
(Custodian)"] D["使用者
(User)"] A --> B A --> C A --> D B --> B1["拥有资产"] B --> B2["决定保护级别"] B --> B3["授权访问"] C --> C1["日常管理"] C --> C2["实施保护措施"] C --> C3["监控使用"] D --> D1["使用资产"] D --> D2["遵守规定"] D --> D3["报告问题"] style B fill:#c8e6c9,stroke:#2e7d32 style C fill:#fff3e0,stroke:#f57c00 style D fill:#e3f2fd,stroke:#1976d2

各角色职责对比:

角色 主要职责 权限 责任
所有者 资产归属、保护级别决策 最高决策权 资产安全最终责任
管理者 日常管理、安全措施实施 管理和配置权限 保护措施有效性
使用者 按规定使用资产 授权范围内使用 合规使用责任

🚨 必须明确的责任人

信息资产必须明确:

所有者 - 谁拥有这个资产 ✅ 管理者 - 谁负责管理这个资产 ✅ 使用者 - 谁在使用这个资产

不需要明确:

  • 厂商(外部供应商,非资产责任人)

原因:

  • 厂商只是提供产品或服务
  • 不对资产的安全负责
  • 不参与日常资产管理

3.2 资产清单管理

资产清单应包含的信息:

资产清单模板:
├── 基本信息
│   ├── 资产编号
│   ├── 资产名称
│   ├── 资产类别
│   └── 资产位置
├── 责任信息
│   ├── 所有者
│   ├── 管理者
│   └── 使用部门
├── 技术信息
│   ├── 型号规格
│   ├── 配置信息
│   └── 版本信息
├── 安全信息
│   ├── 保密等级
│   ├── 重要程度
│   └── 保护措施
└── 管理信息
    ├── 采购日期
    ├── 维护记录
    └── 变更历史

四、资产管理流程

4.1 资产生命周期

graph LR A["采购/创建"] --> B["登记入库"] B --> C["分配使用"] C --> D["维护管理"] D --> E["变更更新"] E --> F["退役处置"] C --> D D --> E E --> D style A fill:#e8f5e9,stroke:#388e3d style B fill:#e3f2fd,stroke:#1976d2 style C fill:#fff3e0,stroke:#f57c00 style D fill:#f3e5f5,stroke:#7b1fa2 style E fill:#fce4ec,stroke:#c2185b style F fill:#ffebee,stroke:#c62828

各阶段管理要点:

阶段 管理要点 关键活动
采购/创建 需求评估、安全要求 立项审批、采购流程
登记入库 资产标识、信息录入 编号分配、清单登记
分配使用 责任人确认、授权 交接手续、使用培训
维护管理 定期检查、更新维护 巡检记录、维护日志
变更更新 变更审批、影响评估 变更记录、测试验证
退役处置 数据清除、安全处置 退役审批、销毁记录

五、资产管理最佳实践

5.1 资产盘点

定期盘点要求:

  • 📅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
  • 🔍 季度进行抽查盘点
  • 📊 重要资产每月核查
  • 🚨 异常情况立即盘点

5.2 资产保护

分级保护原则:

五、资产敏感性管理

5.1 敏感性定义

信息资产敏感性是指资产的机密性特征。

💡 敏感性即机密性

敏感性的定义:

敏感性,即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信息资产接受授权访问、限制和拒绝未授权访问的特性。

与其他安全属性的区别:

  • 🔒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 敏感性 ✅
  • 完整性(Integrity) ≠ 敏感性 ❌
  • 🔄 可用性(Availability) ≠ 敏感性 ❌
  • 🛡️ 安全性(Security) = 综合概念,包含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5.2 敏感性标识方法

常用标识方式:

graph TB A["敏感性标识方法"] B["不干胶方式"] C["印章方式"] D["电子标签"] E["个人签名"] A --> B A --> C A --> D A --> E B --> B1["✅ 适用"] B --> B2["易于粘贴和更换"] C --> C1["✅ 适用"] C --> C2["正式文档标识"] D --> D1["✅ 适用"] D --> D2["电子化管理"] E --> E1["❌ 不适用"] E --> E2["非正式标识方式"] style B fill:#c8e6c9,stroke:#2e7d32 style C fill:#c8e6c9,stroke:#2e7d32 style D fill:#c8e6c9,stroke:#2e7d32 style E fill:#ffebee,stroke:#c62828

标识方式对比:

标识方式 是否适用 特点 适用场景
不干胶方式 ✅ 是 易于粘贴、可更换 纸质文档、设备
印章方式 ✅ 是 正式、权威 正式文档、合同
电子标签 ✅ 是 可追踪、自动化 电子资产、设备
个人签名 ❌ 否 非正式、不规范 不适用于敏感性标识

⚠️ 个人签名不适用

为什么个人签名不适用于敏感性标识:

  • 缺乏标准化
  • 不够正式和权威
  • 难以统一管理
  • 无法清晰表达敏感等级

5.3 资产保密期限

不同类型的信息资产有不同的保密期限要求。

保密期限规定:

资产类型 保密期限 说明
设施类资产 长期 基础设施配置信息需长期保密
网络类资产 长期 网络架构和配置需长期保密
平台类资产 长期 系统配置和架构需长期保密
介质类资产 长期 存储介质信息需长期保密
应用类资产 长期 应用配置和数据需长期保密

💡 长期保密的原因

为什么这些资产需要长期保密:

  • 🏗️ 基础设施变化缓慢
  • 🔧 配置信息长期有效
  • 🎯 攻击者可长期利用
  • 🛡️ 安全架构需持续保护

5.4 机密资料处置

当曾经用于存放机密资料的设备需要处置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

PC出售前的处理方法:

graph TB A["机密PC处置"] B["消磁"] C["删除数据"] D["磁盘重整"] E["物理破坏"] A --> B A --> C A --> D A --> E B --> B1["✅ 最佳方法"] B --> B2["彻底清除磁性"] B --> B3["数据无法恢复"] C --> C1["❌ 不安全"] C --> C2["数据可恢复"] D --> D1["❌ 不安全"] D --> D2["数据可恢复"] E --> E1["✅ 最安全"] E --> E2["但设备无法出售"] style B fill:#c8e6c9,stroke:#2e7d32 style C fill:#ffebee,stroke:#c62828 style D fill:#ffebee,stroke:#c62828 style E fill:#e8f5e9,stroke:#388e3d

💡 消磁是最佳选择

在公开市场出售时选择消磁的原因:

彻底清除

  • 破坏磁性介质的磁性
  • 数据无法通过任何方式恢复
  • 符合安全要求

设备可用

  • 硬盘仍可使用(需重新格式化)
  • 设备可以正常出售
  • 平衡安全与经济性

其他方法的问题:

  • 删除数据:可通过工具恢复
  • 磁盘重整:数据仍可恢复
  • 物理破坏:设备无法出售

5.5 档案访问控制

防止擅自使用资料档案的方法:

方法 有效性 说明
使用访问控制软件 ⭐⭐⭐⭐⭐ 最有效 技术手段强制控制
自动化的档案访问入口 ⭐⭐⭐⭐ 有效 统一入口便于管理
磁带库管理 ⭐⭐⭐ 一般 仅适用于磁带介质
物理隔离 ⭐⭐⭐⭐ 有效 物理层面控制

💡 访问控制软件最有效

使用访问控制软件的优势:

  • 🔐 强制访问控制
  • 📊 详细审计日志
  • 👥 细粒度权限管理
  • ⚡ 实时监控和告警
  • 🔄 集中管理和配置

5.6 安全标记

安全标记的定义:

给计算机系统的资产分配的记号被称为安全标记(Security Label)

安全标记的作用:

  • 🏷️ 标识资产的敏感等级
  • 🔒 指导访问控制决策
  • 📋 支持强制访问控制(MAC)
  • 📊 便于资产分类管理

相关概念区分:

术语 含义 用途
安全标记 资产的敏感性标识 标识和控制
安全属性 资产的安全特性 描述安全特征
安全特征 资产的安全表现 安全评估
安全级别 安全保护等级 分级保护

六、资产安全责任

6.1 安全措施责任人

维持对于信息资产的适当的安全措施的责任在于安全管理员

责任分配:

graph TB A["资产安全责任"] B["安全管理员"] C["系统管理员"] D["资产所有者"] E["系统作业人员"] A --> B A --> C A --> D A --> E B --> B1["✅ 主要责任"] B --> B2["制定安全措施"] B --> B3["监督实施"] B --> B4["持续改进"] C --> C1["技术实施"] C --> C2["日常维护"] D --> D1["决策支持"] D --> D2["资源提供"] E --> E1["执行操作"] E --> E2["遵守规定"] style B fill:#c8e6c9,stroke:#2e7d32 style C fill:#e3f2fd,stroke:#1976d2 style D fill:#fff3e0,stroke:#f57c00 style E fill:#f3e5f5,stroke:#7b1fa2

💡 安全管理员的核心责任

为什么安全管理员负主要责任:

📋 专业职责

  • 安全是其核心工作
  •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 了解安全最佳实践

🎯 全局视角

  • 统筹整体安全策略
  • 协调各方资源
  • 平衡安全与业务

🔄 持续改进

  • 监控安全状况
  • 评估安全措施有效性
  • 及时调整和优化

七、总结

资产管理的核心在于:

  1. 分类清晰:正确识别和分类各类资产
  2. 责任明确:每个资产都有明确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3. 敏感性管理:正确标识和保护敏感资产
  4. 全程管理:覆盖资产全生命周期
  5. 定期盘点:确保资产清单准确完整
  6. 分级保护:根据资产重要性实施差异化保护

🎯 关键要点

  • 操作系统属于平台资产,不是设备资产
  • 基础服务平台属于平台资产,不是网络资产
  • 纸质文档属于数据资产,不是介质资产
  • 电子数据属于数据资产,不是无形资产
  • 信息资产必须明确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 厂商不是资产责任人
  • 敏感性即机密性,是资产的保密特性
  • 个人签名不属于敏感性标识方法
  • 设施、网络、平台、介质、应用类资产保密期限为长期
  • 机密PC出售前应进行消磁处理
  • 使用访问控制软件是防止擅自使用档案的最有效方法
  • 安全标记是给资产分配的敏感性记号
  • 安全管理员负责维持资产的安全措施

💡 实践建议

  • 建立完整的资产清单数据库
  • 使用资产管理系统自动化管理
  • 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和审计
  • 建立资产变更管理流程
  • 实施资产分级保护策略
  • 加强资产安全意识培训

系列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