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命名规范:为基础设施建立清晰度

  1. 命名规范的理由
  2. 核心命名元素
  3. 大小写敏感性考量
  4. 资源特定的规范
  5. 建立你的规范
  6. 要避免的反模式
  7. 工具与自动化
  8. 验证 Terraform 资源名称
    1. 结论

凌晨 3 点,生产环境数据库崩溃。值班工程师连接到服务器,但是哪一台?db-server-1database-prodsql-maindbprod01——团队在 12 台服务器上使用了四种不同的命名模式。每个名称都没有透露环境、位置或用途的信息。原本只需几秒钟的事情,变成了数分钟的检查配置文件,以及询问同样在睡梦中的队友。

糟糕的命名规范在每个层面都造成摩擦。运维团队浪费时间解读神秘的主机名称。安全审计难以识别哪些服务器属于哪个环境。自动化脚本因为项目进行到一半时命名模式改变而失效。新团队成员花费数周学习 srv-misc-03 实际上是做什么的部落知识。

命名规范看似微不足道,直到它的缺失每天耗费数小时的生产力。设计良好的命名系统无需查阅文档就能提供即时的上下文——环境、位置、用途和实例。它通过使资源可预测和可发现来实现自动化。它通过明确环境边界来防止安全事件。

本文探讨 IT 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命名规范:机器主机名称、Active Directory 组、数据库名称和表格,以及公有云资源。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某些资源不区分大小写(DNS 遵循 RFC 1035 的不区分大小写规范)、应包含哪些元素(环境、网络区域、位置),以及如何建立从小型团队到全球企业都能扩展的规范。

命名规范的理由

在投资命名标准之前,团队需要了解他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混乱的代价

不一致的命名会产生具体的问题:

❌ 生产环境事故

情境:部署到错误的环境

工程师将代码部署到 app-server-2。根据数字看起来像是测试服务器。实际上是生产环境。客户数据损坏。根本原因:主机名称中没有环境指示器。

影响:

  • 4 小时停机时间
  • 从备份还原数据
  • 客户信任受损
  • 事后检讨揭示过去一年有 6 次类似的险些失误

预防:

使用规范:prod-us-app-web-02 对比 dev-us-app-web-02。环境明确。错误不可能发生。

❌ 安全漏洞

情境:防火墙规则配置错误

安全团队创建防火墙规则,允许"所有网页服务器"访问数据库。规则使用主机名称模式 web*。包含了 webdev-test-01,这台机器位于 DMZ 供外部测试使用。外部测试人员现在可以访问生产环境数据库。

影响:

  • 合规违规
  • 审计发现
  • 紧急规则修订
  • 所有基于模式的规则的安全审查

预防:

使用规范:生产环境网页服务器是 prod-{zone}-web-*,开发服务器是 dev-{zone}-web-*。网络区域明确。规则精确。

❌ 运营效率低下

情境:备份脚本失败

备份脚本使用模式 *prod* 针对所有生产环境数据库。遗漏了 db-p-customer(缩写)、database-live(同义词)和 sql-main-01(没有环境指示器)。三个关键数据库两个月没有备份。

影响:

  • 在灾难恢复测试期间发现
  • 潜在的数据丢失窗口
  • 需要手动备份配置
  • 对自动化的信任受损

预防:

使用规范:所有生产环境数据库匹配 prod-*-db-*。脚本可靠。覆盖完整。

系统化命名的好处

设计良好的规范提供可衡量的价值:

✅ 即时上下文

你得到什么

每个资源名称立即回答关键问题:

  • 哪个环境?(dev、staging、prod)
  • 在哪里?(us-east、eu-west、datacenter-1)
  • 做什么?(web、db、cache、queue)
  • 哪个实例?(01、02、primary、secondary)

示例:

prod-useast-db-postgres-01

  • 环境:生产环境
  • 位置:美国东部
  • 类型:数据库
  • 技术:PostgreSQL
  • 实例:01

影响:

新工程师加入团队。看到服务器列表。立即理解基础设施。不需要部落知识。

自动化赋能好处:

可预测的命名使自动化可靠。脚本可靠运作,新资源自动包含,消除手动配置。

备份脚本示例:

# 备份所有生产环境数据库
for db in $(list-servers | grep "^prod-.*-db-"); do
    backup-database $db
done

监控设置示例:

# 自动发现生产环境网页服务器
targets:
  - pattern: "prod-*-web-*"
    metrics: [cpu, memory, requests]
    alerts: [high-cpu, high-memory]

部署管道示例:

# 部署到正确的环境
env = hostname.split('-')[0]  # 第一个组件是环境
config = load_config(env)
deploy(config)

✅ 安全与合规

你得到什么

清晰的边界防止安全错误:

网络分段:

  • DMZ 服务器:prod-dmz-*
  • 内部服务器:prod-internal-*
  • 管理服务器:prod-mgmt-*

防火墙规则参考命名模式。网络区域没有歧义。

访问控制:

  • 生产环境访问:需要批准 + MFA
  • 开发环境访问:标准验证
  • 命名使环境显而易见
  • 防止意外的生产环境访问

审计轨迹:

  • "谁访问了生产环境数据库?"
  • 查询:grep "prod-.*-db-" access.log
  • 清晰、完整的结果

影响:

合规审计通过。安全事件减少。访问控制有效。

✅ 团队协作

你得到什么

共享的命名语言改善沟通:

使用规范前:

  • "检查主要数据库服务器"
  • "哪一台?"
  • "生产环境的那台"
  • "我们有三台生产环境数据库服务器"
  • "客户数据库"
  • "那个在两台服务器上做备援"
  • "主要的那台"
  • "我怎么知道哪台是主要的?"

使用规范后:

  • "检查 prod-useast-db-customer-01"
  • "完成"

影响:

沟通精确。消除误解。加快入职速度。

核心命名元素

有效的命名规范包含提供上下文的特定组件。

环境指示器

环境必须明确且无歧义:

🎯 环境命名

标准环境

  • dev - 开发环境(活跃编码)
  • test - 测试环境(QA 验证)
  • stage - 预发布环境(生产环境前)
  • prod - 生产环境(线上系统)

扩展环境

  • sandbox - 实验/学习
  • uat - 用户验收测试
  • dr - 灾难恢复
  • demo - 客户演示

为什么重要

  • 防止部署错误
  • 启用环境特定的策略
  • 阐明访问需求
  • 支持自动化

要避免的反模式:

  • server-1, server-2 - 没有环境指示器
  • production-db, live-db - 不一致的术语
  • p-web-01, prod-web-02 - 混合缩写
  • prod-web-01, prod-web-02 - 一致且清晰

网络区域

网络分段应该在名称中可见:

🔒 网络区域指示器

常见区域

  • dmz - 非军事区(面向公众)
  • internal - 内部网络(私有)
  • mgmt - 管理网络(管理员访问)
  • data - 数据层(数据库)

安全好处

  • 防火墙规则参考区域
  • 按区域的访问策略
  • 网络分段可见
  • 满足合规要求

示例结构

  • prod-dmz-web-01 - 公开网页服务器
  • prod-internal-app-01 - 内部应用程序
  • prod-data-db-01 - 数据库服务器
  • prod-mgmt-monitor-01 - 监控系统

地理位置

位置指示器支持多区域部署:

🌍 位置代码

数据中心代码

  • dc1dc2 - 物理数据中心
  • hqbranch - 办公室位置
  • colo1colo2 - 主机托管设施

云端区域

  • useastuswest - 美国区域
  • euwesteucentral - 欧洲区域
  • apsouthapnortheast - 亚太区域

为什么重要

  • 数据驻留合规
  • 延迟优化
  • 灾难恢复规划
  • 按区域的成本分配

示例

  • prod-useast-web-01 - 美国东部生产环境网页
  • prod-euwest-db-01 - 欧洲西部生产环境数据库
  • dr-uswest-backup-01 - 美国西部灾难恢复

资源类型

类型指示器阐明用途:

📦 资源类型

基础设施组件

  • web - 网页服务器
  • app - 应用程序服务器
  • db - 数据库服务器
  • cache - 缓存服务器
  • queue - 消息队列
  • lb - 负载均衡器
  • proxy - 代理服务器
  • vpn - VPN 网关

支持服务

  • monitor - 监控系统
  • log - 日志聚合
  • backup - 备份服务器
  • build - 构建服务器
  • deploy - 部署服务器

特定性层级

  • 通用:db(任何数据库)
  • 特定:db-postgresdb-mysqldb-redis
  • 非常特定:db-postgres-primarydb-postgres-replica

实例编号

实例标识符处理多个资源:

🔢 实例编号

顺序编号

  • 010203 - 零填充以便排序
  • 扩展到 99 个实例
  • 100+ 个实例使用 001

功能命名

  • primarysecondary - 基于角色
  • masterreplica - 复制层次
  • activestandby - 可用性状态

混合方法

  • primary-01replica-01replica-02
  • 结合角色和实例编号
  • 对复杂设置最清晰

考量

  • 顺序:容易新增实例
  • 功能:揭示用途
  • 混合:两者兼得

示例

  • prod-useast-web-01prod-useast-web-05
  • prod-useast-db-primary-01
  • prod-useast-db-replica-01

大小写敏感性考量

不同的 IT 资源有不同的大小写敏感性规则。

DNS 和主机名称

DNS 根据规范不区分大小写:

📜 RFC 1035:DNS 大小写不敏感

标准

RFC 1035(域名 - 实现与规范)将 DNS 定义为不区分大小写:

「当你比较两个域名时,必须以不区分大小写的方式比较它们。」

这意味着什么

  • PROD-WEB-01.example.com = prod-web-01.example.com
  • Prod-Web-01.example.com = prod-web-01.example.com
  • 所有变体都解析到相同的 IP 地址

为什么小写是标准

  • 文档中的一致性
  • 更容易输入
  • 避免混淆
  • 通用惯例

最佳实践

主机名称始终使用小写:✅ prod-useast-web-01PROD-USEAST-WEB-01Prod-UsEast-Web-01

跨平台兼容性:

💡 主机名称可移植性

Windows

  • 默认不区分大小写
  • 显示为输入的内容但匹配任何大小写
  • NetBIOS 名称限制为 15 个字符

Linux/Unix

  • 主机名称不区分大小写(DNS)
  • 文件系统路径区分大小写
  • 惯例:小写主机名称

最佳实践

在任何地方都使用小写以避免混淆:

  • 主机名称:prod-web-01
  • DNS 记录:prod-web-01.example.com
  • 配置文件:prod-web-01
  • 文档:prod-web-01

区分大小写的资源

某些资源需要谨慎处理大小写:

区分大小写的系统:

Linux 文件系统:

  • 路径和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var/log/app.log/var/log/App.log
  • 脚本必须使用精确的大小写
  • 最佳实践:路径使用小写

数据库对象名称:

  • PostgreSQL: 未加引号的标识符折叠为小写,加引号的区分大小写
  • MySQL: 大小写敏感性取决于操作系统(Windows 不区分,Linux 区分)
  • SQL Server: 取决于排序规则,默认不区分大小写
  • Oracle: 未加引号的标识符折叠为大写
  • 最佳实践: 使用小写、未加引号的标识符,如 CREATE TABLE users (...);

云端资源标签:

  • AWS: 标签键区分大小写,Environmentenvironment
  • Azure: 标签名称不区分大小写
  • GCP: 标签区分大小写,必须是小写
  • 最佳实践: 所有标签使用小写,如 environment: prod, application: web

混合环境的最佳实践

混合环境的通用指南:

默认为小写

  • 在任何地方都有效
  • 避免大小写敏感性问题
  • 更容易输入和记忆

保持一致

  • 选择一种风格
  • 记录它
  • 强制执行它

避免驼峰式和帕斯卡式

  • 难以程序化解析
  • 不一致的单词边界
  • 改用连字符或下划线

示例:

  • prod-useast-web-01
  • prod_useast_web_01
  • prodUsEastWeb01
  • ProdUsEastWeb01

分隔符选择:

  • 主机名称:使用连字符(不允许下划线)
  • 数据库:使用下划线(在 SQL 中更易读)
  • 云端标签:使用连字符(更常见)
  • 文件路径:使用连字符或下划线(避免空格)

资源特定的规范

不同的资源类型需要定制的命名方法。

机器主机名称

主机名称有特定的技术约束:

🖥️ 主机名称要求

技术约束

  • 每个标签最多 63 个字符
  • 总 FQDN:253 个字符
  • 允许:字母、数字、连字符
  • 不能以连字符开始或结束
  • 不区分大小写(使用小写)

建议的结构

{environment}-{location}-{type}-{function}-{instance}

组件长度

  • 环境:3-4 字符(devprod
  • 位置:4-8 字符(useasteuwest
  • 类型:2-4 字符(webdbapp
  • 功能:4-10 字符(apiadmincustomer
  • 实例:2 字符(0102

总计:~20-30 个字符(远低于 63 限制)

按环境的示例:

开发环境:
dev-useast-web-api-01
dev-useast-app-auth-01
dev-useast-db-postgres-01

预发布环境:
stage-useast-web-api-01
stage-useast-app-auth-01
stage-useast-db-postgres-01

生产环境:
prod-useast-web-api-01
prod-useast-web-api-02
prod-useast-app-auth-01
prod-useast-db-postgres-primary-01
prod-useast-db-postgres-replica-01
prod-uswest-web-api-01  # 不同区域

Active Directory 组

AD 组需要层次式命名:

📁 AD 组结构

组类型

  • 安全组:访问控制
  • 通讯组:电子邮件列表

建议的结构

{type}_{scope}_{resource}_{permission}

类型前缀

  • SEC_ - 安全组
  • DL_ - 通讯列表
  • APP_ - 应用程序特定
  • ROLE_ - 基于角色的访问

范围指示器

  • GLOBAL - 企业级
  • DOMAIN - 域特定
  • LOCAL - 资源本地

权限等级

  • ADMIN - 完整管理访问
  • WRITE - 读写访问
  • READ - 只读访问
  • EXEC - 执行权限

示例:

安全组:
SEC_PROD_DATABASE_ADMIN
SEC_PROD_DATABASE_READ
SEC_PROD_WEBSERVER_ADMIN
SEC_DEV_ALL_ADMIN

应用程序组:
APP_SALESFORCE_ADMIN
APP_SALESFORCE_USER
APP_JIRA_ADMIN
APP_JIRA_USER

角色组:
ROLE_DEVELOPERS
ROLE_OPERATIONS
ROLE_SECURITY_TEAM
ROLE_DATABASE_ADMINS

通讯列表:
DL_ENGINEERING_ALL
DL_OPERATIONS_ONCALL
DL_SECURITY_ALERTS

数据库名称

数据库命名影响组织和访问:

💾 数据库命名

建议的结构

{environment}_{application}_{purpose}

环境前缀

  • dev_ - 开发
  • test_ - 测试
  • stage_ - 预发布
  • prod_ - 生产

为什么以环境为前缀

  • 防止意外连接
  • 在连接字符串中清晰
  • 启用环境特定的策略
  • 支持同一服务器上的多个环境

示例:

应用程序数据库:
prod_ecommerce_main
prod_ecommerce_analytics
prod_crm_main
prod_inventory_main

开发数据库:
dev_ecommerce_main
dev_ecommerce_analytics
dev_crm_main

共享数据库:
prod_shared_auth
prod_shared_logging
prod_shared_config

数据库表格

表格命名影响查询可读性:

📋 表格命名规范

单数与复数的议题

单数(建议)

  • 代表一个实体
  • 在代码中更清晰:user.name 而不是 users.name
  • 与 ORM 惯例一致
  • 示例:user, order, product, order_item

复数

  • 代表集合
  • 在 SQL 中更自然:SELECT * FROM users
  • 示例:users, orders, products, order_items

选择一个并保持一致

命名模式:

-- 实体表格(单数)
user
product
order
customer

-- 连接表格(两个实体)
user_role
product_category
order_item

-- 查找表格(后缀 _type 或 _status)
order_status
payment_type
shipping_method

-- 审计表格(后缀 _audit 或 _history)
user_audit
order_history
price_history

-- 临时表格(前缀 temp_)
temp_import_data
temp_calculation_results

云端资源

云端平台有特定的命名要求:

☁️ AWS 命名规范

EC2 实例

  • 使用 Name 标签:prod-useast-web-api-01

S3 存储桶

  • 全球唯一
  • 小写、数字、连字符
  • 模式:{org}-{env}-{purpose}-{region}
  • 示例:acme-prod-backups-useast1, acme-prod-logs-useast1

RDS 实例

  • 示例:prod-useast-postgres-customer-01, prod-useast-mysql-inventory-01

☁️ Azure 命名规范

资源组

  • 示例:rg-prod-useast-web, rg-prod-useast-data

虚拟机

  • 示例:vm-prod-useast-web-01, vm-prod-useast-app-01

☁️ GCP 命名规范

Compute 实例

  • 示例:prod-useast-web-api-01, prod-useast-app-auth-01

Cloud Storage 存储桶

  • 示例:acme-prod-backups-us-east1, acme-prod-logs-us-east1

标签标准化:

✅ 通用标签架构

所有云端资源应使用一致的标签架构以实现成本追踪、自动化和合规性。

必需标签:

  • environment: prod|stage|dev|test
  • application: web|api|database|cache
  • owner: team-name or email
  • cost-center: department or project code

可选标签:

  • backup: daily|weekly|none
  • monitoring: enabled|disabled
  • compliance: pci|hipaa|sox|none

建立你的规范

建立有效的命名规范需要系统化的方法。

评估阶段

从了解现状开始:

🔍 评估清单

盘点现有资源

  • 列出所有主机名称、数据库、AD 组
  • 识别命名模式(或缺乏模式)
  • 记录例外和特殊情况
  • 按类型计算资源

识别痛点

  • 调查团队关于命名混淆的意见
  • 审查事故报告中与命名相关的问题
  • 检查自动化脚本中的命名解决方案
  • 分析识别资源所花费的时间

利益相关者需求

  • 运维:自动化需求
  • 安全:访问控制清晰度
  • 合规:审计要求
  • 开发:集成模式
  • 财务:成本分配追踪

设计原则

以清晰的原则指导规范设计:

✅ 设计指南

一致性优于完美

  • 有不完美的规范比没有规范好
  • 一致性启用自动化
  • 可以随时间改进
  • 不要让完美成为良好的敌人

可扩展性考量

  • 它能处理 10 倍的资源吗?
  • 它支持多个区域吗?
  • 它能处理新的资源类型吗?
  • 有成长空间吗?

人类可读性与机器解析

  • 人类每天阅读名称
  • 机器不断解析名称
  • 平衡两者需求
  • 使用分隔符(连字符/下划线)
  • 避免难懂的缩写

实施策略

系统化地推出规范:

💡 实施阶段

阶段 1:新资源

  • 将规范应用于所有新资源
  • 最容易实施
  • 建立动力
  • 展示价值

阶段 2:高影响资源

  • 重新命名生产环境数据库
  • 更新关键服务器
  • 专注于经常访问的资源
  • 最大效益

阶段 3:系统化迁移

  • 重新命名剩余资源
  • 更新文档
  • 迁移自动化脚本
  • 完成转换

阶段 4:持续强制执行

  • 自动化验证
  • 代码审查检查
  • 定期审计
  • 持续合规

治理与强制执行

随时间维护规范:

📜 治理框架

策略文档

  • 书面命名标准
  • 每种资源类型的示例
  • 例外流程
  • 审查和更新时间表

自动化验证

  • 部署前检查
  • CI/CD 管道集成
  • 云端策略强制执行
  • 定期合规扫描

代码审查集成

  • 基础设施即代码审查
  • Terraform/CloudFormation 验证
  • Pull request 检查
  • 自动化评论

持续改进

  • 季度规范审查
  • 反馈收集
  • 模式改进
  • 文档更新

要避免的反模式

常见的错误会破坏命名规范。

模糊的缩写

难懂的捷径造成混淆:

❌ 缩写问题

有问题的示例

  • srv-p-db-01 - 'p' 是什么?生产环境?主要?PostgreSQL?
  • app-e-web-01 - 'e' 是什么?东部?欧洲?外部?
  • db-c-01 - 'c' 是什么?缓存?客户?中央?

更好的替代方案

  • prod-useast-db-postgres-01
  • prod-euwest-web-external-01
  • prod-useast-cache-redis-01

指南

  • 使用完整单词以清晰
  • 仅使用标准缩写(db、web、app)
  • 记录所有缩写
  • 疑惑时,完整拼写

不一致的分隔符

混合分隔符风格造成问题:

❌ 分隔符不一致

有问题的示例

  • prod-web_01 - 混合连字符和下划线
  • prodWebServer01 - 主机名称中的驼峰式
  • prod.web.01 - 点(与 FQDN 混淆)
  • prod web 01 - 空格(不允许)

一致的方法

  • ✅ 主机名称:使用连字符 - prod-useast-web-01
  • ✅ 数据库:使用下划线 - prod_ecommerce_main
  • ✅ AD 组:使用下划线 - SEC_PROD_DATABASE_ADMIN

过于复杂的方案

太多组件降低可用性:

❌ 复杂度过载

有问题的示例

  • prod-v2-useast-1a-dmz-web-nginx-api-customer-v1-blue-01

问题

  • 12 个组件
  • 难以记忆
  • 容易犯错
  • 难以输入

简化版本

  • prod-useast-web-api-01

通过标签的额外上下文

  • Name: prod-useast-web-api-01
  • Tags: version: v2, availability-zone: us-east-1a, network-zone: dmz, software: nginx

缺少关键信息

不完整的名称造成模糊:

❌ 上下文不足

环境模糊

  • web-server-01 - 哪个环境?
  • database-main - 生产还是开发?
  • prod-useast-web-01
  • dev-useast-db-01

位置不确定

  • prod-web-01 - 哪个区域/数据中心?
  • prod-db-primary - 它在哪里?
  • prod-useast-web-01
  • prod-euwest-db-primary-01

目的不清楚

  • prod-server-01 - 它做什么?
  • prod-app-01 - 哪个应用程序?
  • prod-useast-web-storefront-01
  • prod-useast-app-checkout-01

工具与自动化

自动化可靠地强制执行规范。

验证工具

自动化检查防止命名违规:

💡 验证方法

Pre-Commit Hooks

#!/bin/bash
# .git/hooks/pre-commit

验证 Terraform 资源名称

terraform_files=$(git diff --cached --name-only | grep ‘.tf$’)

for file in $terraform_files; do
if grep -q ‘resource "aws_instance"’ $file; then
if ! grep -E ‘Name.=.(prod|dev|stage)-[a-z]±[a-z]±[a-z]±[0-9]+’ $file; then
echo "错误:$file 中的 EC2 实例名称无效"
echo "预期:{env}-{location}-{type}-{function}-{instance}"
exit 1
fi
fi
done

CI/CD 管道检查

# .github/workflows/validate-naming.yml
name: 验证命名规范

on: [pull_request]

jobs:
validate: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uses: actions/checkout@v2

  - name: 验证基础设施名称
    run: |
      python scripts/validate-naming.py \
        --terraform terraform/ \
        --policy naming-policy.yaml

结论

命名规范形成可管理基础设施的基础。看似简单的决定——如何命名服务器或数据库——在数百或数千个资源中累积起来。糟糕的命名在每个层面都造成摩擦:运维团队浪费时间识别资源,安全团队难以强制执行策略,自动化在不一致的模式上失败,新团队成员面临陡峭的学习曲线。

系统化的命名规范通过将上下文直接编码到资源名称中来解决这些问题。命名良好的资源立即回答基本问题:哪个环境?在哪里?做什么?这种清晰度启用自动化,防止安全错误,并加速故障排除。

关键元素——环境指示器、位置代码、资源类型和实例编号——提供结构而不会过度复杂。了解大小写敏感性很重要:DNS 根据 RFC 1035 不区分大小写,但 Linux 文件系统和许多数据库系统区分大小写。在任何地方默认为小写可以避免跨平台问题。

不同的资源需要不同的方法。主机名称遵循严格的技术约束(63 个字符,有限的字符集)。Active Directory 组受益于具有清晰类型和权限指示器的层次式命名。数据库名称和表格需要在其生态系统内的一致性。云端资源跨越多个平台,每个平台都有特定的要求,使标签标准化至关重要。

实施通过分阶段推出成功:从新资源开始,迁移高影响系统,然后系统化地更新剩余的基础设施。自动化通过验证脚本、CI/CD 集成和云端策略引擎强制执行规范。文档使规范可访问并为常见情境提供示例。

迁移需要仔细规划。DNS 别名和数据库同义词启用渐进式转换,而不会破坏现有应用程序。清晰的沛通、全面的文档和专用的支持渠道帮助团队适应。投资回报红利:减少的运维开销、更少的安全事件、可靠的自动化和更快的入职。

反模式——模糊的缩写、不一致的分隔符、过于复杂的方案、缺少关键信息——会破坏规范。简单性和一致性比完美更重要。每个人都遵循的规范胜过没有人记得的完美规范。

命名规范随基础设施演进。定期审查纳入反馈,适应新的资源类型,并根据经验改进模式。目标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与组织需求一致的持续改进。

从小处开始。选择一种资源类型——也许是新的 EC2 实例或数据库表格。定义清晰的模式。用示例记录它。一致地应用它。衡量影响:更快的故障排除、更可靠的自动化、更少的错误。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源类型。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需要对看似简单的决定采取系统化的方法。命名规范提供了这个系统。它们将混乱转化为清晰,一次一个资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