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即程式碼:第二部分 - 建立基礎

  1. 架構即程式碼:第二部分 - 建立基礎
    1. 架構急診室
    2. 核心原則 1:明確的架構決策
    3. 核心原則 2:版本控制和協作
    4. 核心原則 3:自動驗證和測試
    5. 核心原則 4:活文件
    6. 好處:為什麼重要
    7. 真實世界的影響:數字不會說謊
    8. 基礎已經奠定

架構即程式碼:第二部分 - 建立基礎

這是我們探索架構即程式碼(AaC)的七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分。閱讀第一部分了解 AaC 如何從傳統架構的局限性中出現。

架構急診室

想像一下:凌晨 2 點,你的生產系統當機了。當你深入研究程式碼時,你意識到根本原因是一個簡單的架構違規——一個服務直接呼叫另一個服務,而不是透過你六個月前設計的 API 閘道。

問題?沒有人強制執行那個架構規則。它被記錄在一個沒有人再閱讀的 PDF 中。這個違規在程式碼審查中溜過去了,因為審查者專注於功能,而不是架構。

這種噩夢般的情景太常見了,但架構即程式碼提供了防止它的基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使 AaC 工作的核心原則以及它提供的具體好處。

核心原則 1:明確的架構決策

架構即程式碼的第一個原則是使架構決策明確且機器可讀。與其將決策隱藏在文件或部落知識中,你將它們捕獲為程式碼。

從隱式到明確

AaC 之前:

// 某處的某個服務
const 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
const order = userService.getUserOrders(userId); // 直接耦合 - 架構違規?

使用 AaC:

# architecture.yml
services:
  order-service:
    dependencies:
      - user-service
    communication:
      - through: api-gateway
      - pattern: mediator

現在架構約束是明確的且可強制執行的。

Z3JhcGggTFIKICAgIEFb6Zqx5byP5rG6562WPGJyLz7pmrHol4/lnKjnqIvlvI/norzkuK1dIC0tPnzovYnmj5t8IEJb5piO56K65rG6562WPGJyLz7lnKjmnrbmp4vkuK3lrprnvqldCiAgICBCIC0tPiBDW+apn+WZqOWPr+iugF0KICAgIEIgLS0+IERb5Y+v5by35Yi25Z+36KGMXQogICAgQiAtLT4gRVvlj6/muKzoqaZdCiAgICBzdHlsZSBBIGZpbGw6I2ZmNmI2YixzdHJva2U6I2M5MmEyYQogICAgc3R5bGUgQiBmaWxsOiM1MWNmNjYsc3Ryb2tlOiMyZjllNDQKICAgIHN0eWxlIEMgZmlsbDojNGRhYmY3LHN0cm9rZTojMTk3MWMyCiAgICBzdHlsZSBEIGZpbGw6IzRkYWJmNyxzdHJva2U6IzE5NzFjMgogICAgc3R5bGUgRSBmaWxsOiM0ZGFiZjcsc3Ryb2tlOiMxOTcxYzI=

AaC 中的決策類型

📋 架構決策的類型

架構即程式碼捕獲不同類型的決策:

  • 結構決策:元件如何組織和連接
  • 行為決策:元件如何互動和通訊
  • 品質決策:效能、安全性和可擴展性要求
  • 技術決策:使用哪些框架、資料庫和工具
  • 治理決策:標準、模式和合規規則

核心原則 2:版本控制和協作

透過將架構表示為程式碼,團隊可以利用版本控制系統的全部功能。這將架構從孤立的活動轉變為協作的、可追蹤的過程。

架構作為團隊運動

✅ 架構版本控制的好處

版本控制使能:

  • 可追溯性:每個架構變更都透過提交訊息和責任資訊進行追蹤
  • 可審查性:架構變更的拉取請求允許團隊輸入和批准
  • 可回滾性:糟糕的架構決策可以像任何程式碼變更一樣回滾
  • 分支:團隊可以安全地嘗試架構替代方案

協作架構設計

# 架構變更變得協作
git checkout -b feature/new-microservice-architecture
# 對架構檔案進行更改
git add architecture/
git commit -m "為使用者通知新增事件驅動架構"
git push origin feature/new-microservice-architecture
# 建立拉取請求供團隊審查

核心原則 3:自動驗證和測試

架構即程式碼使架構合規性的自動驗證成為可能。這將架構治理從手動審查轉變為自動檢查。

架構測試套件

就像你為程式碼編寫單元測試一樣,你可以為架構編寫測試:

// 架構測試範例
describe('微服務架構', () => {
  it('不應允許直接的服務到服務通訊', () => {
    const violations = validateArchitecture(architectureModel);
    expect(violations.directCommunication).toBeEmpty();
  });

  it('應該要求外部相依項的斷路器', () => {
    const services = getServicesWithExternalDeps(architectureModel);
    services.forEach(service => {
      expect(service.hasCircuitBreaker).toBe(true);
    });
  });
});

持續架構驗證

🔄 CI/CD 整合點

自動驗證作為 CI/CD 管道的一部分執行:

  1. 預提交鉤子:在每次提交時檢查架構
  2. 拉取請求驗證:合併前的自動檢查
  3. 部署門:生產部署前的架構合規性
  4. 執行時監控:生產中的持續驗證
Z3JhcGggVEQKICAgIEFb6ZaL55m85Lq65ZOh5o+Q5LqkXSAtLT4gQlvpoJDmj5DkuqTpiaTlrZBdCiAgICBCIC0tPnzpgJrpgY58IENb5o6o6YCB5Yiw5YiG5pSvXQogICAgQiAtLT585aSx5pWXfCBBCiAgICBDIC0tPiBEW+aLieWPluiri+axgl0KICAgIEQgLS0+IEVb5p625qeL6amX6K2JXQogICAgRSAtLT586YCa6YGOfCBGW+eoi+W8j+eivOWvqeafpV0KICAgIEUgLS0+fOWkseaVl3wgQQogICAgRiAtLT4gR1vlkIjkvbXliLDkuLvliIbmlK9dCiAgICBHIC0tPiBIW+mDqOe9sumWgF0KICAgIEggLS0+fOmAmumBjnwgSVvpg6jnvbLliLDnlJ/nlKJdCiAgICBIIC0tPnzlpLHmlZd8IEpb6Zi75q2i6YOo572yXQogICAgSSAtLT4gS1vln7fooYzmmYLnm6PmjqddCiAgICBLIC0tPnzmqqLmuKzliLDpgZXopo98IExb6K2m5ZGK5ZyY6ZqKXQogICAgc3R5bGUgQiBmaWxsOiNmZmQ0M2Isc3Ryb2tlOiNmYWIwMDUKICAgIHN0eWxlIEUgZmlsbDojZmZkNDNiLHN0cm9rZTojZmFiMDA1CiAgICBzdHlsZSBIIGZpbGw6I2ZmZDQzYixzdHJva2U6I2ZhYjAwNQogICAgc3R5bGUgSyBmaWxsOiNmZmQ0M2Isc3Ryb2tlOiNmYWIwMDUKICAgIHN0eWxlIEkgZmlsbDojNTFjZjY2LHN0cm9rZTojMmY5ZTQ0CiAgICBzdHlsZSBKIGZpbGw6I2ZmNmI2YixzdHJva2U6I2M5MmEyYQ==

核心原則 4:活文件

與變得陳舊的傳統文件不同,架構即程式碼生成與實際系統保持同步的活文件。

自動生成的文件

從你的架構程式碼中,你可以生成:

  • 反映當前系統狀態的互動式圖表
  • 基於定義的服務介面的 API 文件
  • 顯示服務關係的相依圖
  • 監管要求的合規報告
  • 連結到程式碼變更的架構決策記錄(ADR)

始終保持最新

由於文件是從程式碼生成的:

  • 它自動反映當前架構
  • 變更在版本控制中追蹤
  • 可以生成多種格式(HTML、PDF、圖表)
  • 它始終準確(不需要手動維護)

好處:為什麼重要

透過這四個核心原則的協同工作——明確決策、版本控制、自動驗證和活文件——架構即程式碼在整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中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優勢。

Z3JhcGggTFIKICAgIE9TW+ioguWWruacjeWLmV0gLS0+fOKckyDpgI/pgY7plpjpgZN8IEFHW0FQSSDplpjpgZNdCiAgICBBRyAtLT4gVVNb5L2/55So6ICF5pyN5YuZXQogICAgQUcgLS0+IFBTW+aUr+S7mOacjeWLmV0KICAgIE9TIC0ueHzinJcg55u05o6l5ZG85Y+rPGJyLz7pgZXopo98Li0+IFVTCiAgICBzdHlsZSBPUyBmaWxsOiM0ZGFiZjcsc3Ryb2tlOiMxOTcxYzIKICAgIHN0eWxlIEFHIGZpbGw6IzUxY2Y2NixzdHJva2U6IzJmOWU0NAogICAgc3R5bGUgVVMgZmlsbDojNGRhYmY3LHN0cm9rZTojMTk3MWMyCiAgICBzdHlsZSBQUyBmaWxsOiM0ZGFiZjcsc3Ryb2tlOiMxOTcxYzI=

改進的一致性和品質

透過將架構模式定義為可重用的程式碼範本,團隊確保設計原則的一致應用:

  • 標準化模式:所有微服務遵循相同的結構
  • 品質門:自動檢查防止架構反模式
  • 減少技術債務:違規被及早捕獲
  • 更快的入職:新團隊成員立即理解模式

增強的協作和溝通

AaC 促進架構師、開發人員和利益相關者之間更好的溝通:

  • 共同理解:程式碼提供明確的規範
  • 協作設計:架構透過程式碼審查演化
  • 利益相關者參與:非技術利益相關者可以審查架構變更
  • 減少誤解:程式碼比自然語言更精確

加速開發和部署

自動化架構驗證和程式碼生成加速開發週期:

  • 快速搭建:新元件遵循既定模式
  • 自動驗證:無需手動架構審查
  • 更快的回饋:即時驗證結果
  • 減少樣板程式碼:範本生成一致的程式碼

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

隨著系統的增長,維護架構一致性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 企業規模:跨多個團隊和專案的治理
  • 演化支援:架構適應同時保持完整性
  • 自動治理:標準強制執行而不需要微觀管理
  • 長期維護:架構決策保持最新且可強制執行

真實世界的影響:數字不會說謊

採用 AaC 的組織報告了顯著的改進:

  • 85% 的減少在到達生產的架構違規中
  • 40% 更快的新功能上市時間
  • 60% 的改進在跨團隊的架構一致性中
  • 50% 的減少在技術債務累積中
  • 30% 的增加在團隊生產力中

基礎已經奠定

這些核心原則——明確決策、版本控制、自動驗證和活文件——構成了架構即程式碼的基礎。它們將架構從抽象概念轉變為實用的、可強制執行的學科。

在第三部分中,我們將探索這些原則如何在整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中實現深度自動化,從持續驗證到自動重構。

💭 反思你的經驗

  • 這四個原則中哪一個對你當前的專案影響最大?
  • 你是否經歷過「凌晨 2 點架構違規」的情景?
  • 是什麼阻止你的團隊採用自動化架構驗證?

在下面的評論中分享你的想法和經驗!

分享到